共享辦公室的未來:WeWork 破產後的行業新格局

man in blue polo shirt sitting on chair

近期 WeWork 申請破產,此舉引起了大眾對共享辦公室行業前景的疑慮。然而,行業專家表示,在數據顯示下,共享辦公室的前景仍然可觀。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數百萬白領工作者表示希望每星期在辦公室工作三天,餘下兩天在以遠端方式工作,如此一來,既能減省了定期辦公室清潔的功夫,又能夠節省上班人士的通勤時間,以及在辦公室工作時被主管監視的壓力。與此同時,不少人都希望找到一個介乎於家庭和辦公室之間的「第三空間」。

新一波的共享辦公室模式更具彈性,且更符合消費者需求。例如,專為女性提供服務的「SheSpace」,讓女性擺脫家務與育兒的干擾;而「Industrious」則有七成據點位於市郊住宅區,方便客戶在家附近辦公,也適合 office interior design 公司、廣告公司或其他創新科技公司與其他客戶在共享會議室會晤。

然而,在新一波的共享辦公室公司中,瑞士的 IWG 集團無疑是最具影響力的業者。該集團旗下擁有雷格斯(Regus)、Spaces、HQ 和 Signature 等品牌,其中雷格斯更是全球最大共享辦公室品牌,截至 2022 年,該公司在全球擁有 832 個據點。

yellow and black chairs and table

IWG:共享辦公室的真正霸主

成立於 1989 年的 IWG 比 WeWork 早了 20 年,是最早提供共享辦公室服務的品牌之一。儘管近年來 WeWork 的光芒一度掩蓋了 IWG,但 IWG 的財務表現一直相對穩定,從該公司的 2022 年財務年度發現,營收接近新台幣 110 億元,較前一年增長超過兩成,而毛利達新台幣 23 億元,是前一年的 1.37 倍。

目前 IWG 在全球 120 個國家擁有約 3,500 個據點,計劃在未來一年內新增 1,000 個據點,填補 WeWork 破產後留下的市場空缺。

不同的商業模式

IWG 的商業模式與 WeWork 完全不同。WeWork 採取「二房東」的經營方式,即先租下大量空間,再從客戶處獲得足夠的租金支付成本。但這種模式最終讓 WeWork 深陷數十億美元的虧損。

IWG 則不直接租賃辦公空間,而是支付固定費用給房東,或與房東分潤,從而經營共享辦公室。《紐約時報》指出,這種分潤模式降低了財務風險,但也讓 IWG 的收入在經濟景氣時相對較低。IWG 執行長馬克.迪克森(Mark Dixon)表示,與房東分潤雖然會減少收入,但可以減輕財務壓力。

two men laughing white sitting on chairs

平台效應與多品牌策略

IWG 就像連鎖健身房,允許會員使用其他工作地點相同的規格的辦公室。儘管其他共享辦公室也提供類似的服務,但 IWG 的規模具有更大優勢。

例如,在美國新澤西州,IWG 擁有超過 150 個據點,不少客戶在紐約商談公事時可以方便地使用位於紐約的共享辦公室。IWG 正積極利用這一平台優勢,在全球各地擴張,將經營不善的購物中心改造成共享辦公室,並在衛星城市設點。

在以上因素可推測出,未來共享辦公室行業仍有商機及龐大的發展空間。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Stijn Van Nieuwerburgh 指出,隨著更多房東進入共享辦公室市場,行業將呈現更多元化的格局。